工業和資訊化部日前發佈的資料顯示,前四個月我國縫紉機出口快速增長,其中非家用型縫紉機出口增長迅速。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紡織行業的快速回暖,尤其是棉紡行業訂單的全面回升,國內棉紡成套設備及上游零部件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亞洲需求有望逐步擴大
伴隨紡織工業的迅速發展,中國紡織機械行業也借勢發展,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國。今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呈現出的快速增長勢頭讓許多企業都始料不及,尤其是棉紡行業訂單的全面回升,迅速帶動了曾經受金融危機波及最嚴重的棉紡成套設備的銷售,許多企業的訂單甚至排到了三季度。
資料顯示,今年海外紡織訂單回暖不但讓青島紡織市場織工緊俏,很多紡織企業還出現爭購紡織機械的情況。今年前五個月,青島80多家紡織企業共實現機械訂單收入1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億元。隨著全球紡織服裝業加快復蘇,青島紡織企業海外訂單大增,個別以紡織加工出口為主的企業訂單甚至比去年增加了300%。而國內大型生產企業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季報則顯示,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營業總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99.78%。
紡織服裝產業的快速復蘇和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全球紡織服裝產業繼續向亞洲轉移,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紡織行業振興規劃的落實,都將為我國紡織機械行業快速發展提供良好機遇。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我國的紡織機械主要出口地區集中在亞洲地區,許多國家也面臨著產品結構調整,因此高檔、成套紡織機械的需求比重將逐步擴大,尤其是配額取消後的受惠國將成為紡織機械的有效增長市場。
設備企業訂單成燙手山芋
紡織行業的大幅回升令人欣喜,但對部分設備企業而言,不斷增加的訂單卻成了燙手的山芋。
一方面,企業擔心大量的訂單會導致產品品質下降。大量的訂單不僅使主機廠做不過來,同時也給零配件分供商造成了巨大壓力。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多數分供商的庫存都不充裕,鑄件等主要零部件的供應十分吃緊,如果趕著交貨難免忽視品質。
另一方面,企業擔心已經接到手的訂單能否如期提貨。資金能否及時回籠是紡機企業必須面對的一大風險。目前,紡機設備訂貨的預付款很少,一旦下半年形勢有所變化,紡織企業訂單銳減、資金困難,能否按時提貨兌現就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外,棉紡設備生產企業對到手的訂單有所擔心,還與我國棉紡行業供過於求的總量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因如此,近年來一旦棉紡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刻觸動棉紡設備生產企業的神經。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我國紡織企業對設備的需求就呈現出顯著的變化,即國產高檔設備的熱銷和進口設備的不斷升溫。與此同時,那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滿足紡織行業小批量、多品種、深加工、高檔次需求以及具有高效、節能、減少用工優勢的紡機設備,市場表現尤為突出。經過此次金融危機,我國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的趨勢更加明朗,那些自動化程度高,能夠節省用工,提升紡織產品品質的機型將會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關注,高端紡機市場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需求潛力。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李麗恒
亞洲需求有望逐步擴大
伴隨紡織工業的迅速發展,中國紡織機械行業也借勢發展,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國。今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呈現出的快速增長勢頭讓許多企業都始料不及,尤其是棉紡行業訂單的全面回升,迅速帶動了曾經受金融危機波及最嚴重的棉紡成套設備的銷售,許多企業的訂單甚至排到了三季度。
資料顯示,今年海外紡織訂單回暖不但讓青島紡織市場織工緊俏,很多紡織企業還出現爭購紡織機械的情況。今年前五個月,青島80多家紡織企業共實現機械訂單收入1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億元。隨著全球紡織服裝業加快復蘇,青島紡織企業海外訂單大增,個別以紡織加工出口為主的企業訂單甚至比去年增加了300%。而國內大型生產企業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季報則顯示,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營業總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99.78%。
紡織服裝產業的快速復蘇和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全球紡織服裝產業繼續向亞洲轉移,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紡織行業振興規劃的落實,都將為我國紡織機械行業快速發展提供良好機遇。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我國的紡織機械主要出口地區集中在亞洲地區,許多國家也面臨著產品結構調整,因此高檔、成套紡織機械的需求比重將逐步擴大,尤其是配額取消後的受惠國將成為紡織機械的有效增長市場。
設備企業訂單成燙手山芋
紡織行業的大幅回升令人欣喜,但對部分設備企業而言,不斷增加的訂單卻成了燙手的山芋。
一方面,企業擔心大量的訂單會導致產品品質下降。大量的訂單不僅使主機廠做不過來,同時也給零配件分供商造成了巨大壓力。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多數分供商的庫存都不充裕,鑄件等主要零部件的供應十分吃緊,如果趕著交貨難免忽視品質。
另一方面,企業擔心已經接到手的訂單能否如期提貨。資金能否及時回籠是紡機企業必須面對的一大風險。目前,紡機設備訂貨的預付款很少,一旦下半年形勢有所變化,紡織企業訂單銳減、資金困難,能否按時提貨兌現就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外,棉紡設備生產企業對到手的訂單有所擔心,還與我國棉紡行業供過於求的總量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因如此,近年來一旦棉紡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刻觸動棉紡設備生產企業的神經。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我國紡織企業對設備的需求就呈現出顯著的變化,即國產高檔設備的熱銷和進口設備的不斷升溫。與此同時,那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滿足紡織行業小批量、多品種、深加工、高檔次需求以及具有高效、節能、減少用工優勢的紡機設備,市場表現尤為突出。經過此次金融危機,我國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的趨勢更加明朗,那些自動化程度高,能夠節省用工,提升紡織產品品質的機型將會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關注,高端紡機市場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需求潛力。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李麗恒
時間:2010/7/5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