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新聞

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開始向好

日前,2010中國流花國際服裝節暨廣東時裝周籌備會議在廣州召開。廣東時裝周每年舉辦一次,是廣東時裝界最大的盛事。今年時裝周將於98日在廣州流花礦泉服裝專業市場園區舉行,主會場設在流花展館5號館(俄羅斯廳)

  據時裝周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介紹,本次時裝周的主題暫定為激情亞運、絢麗流花、創意越秀。今年,組委會提出要把時裝周打造成為亞洲最大、最具活動的時裝周,實現廣東服裝產業資源的大整合。

  借亞運契機提升自主品牌

  據悉,2010廣東時裝周作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系列活動中的產業優化升級項目,已經納入省經信委《2010全省擴內需促消費行動計畫》。省經信委巡視員戚真理稱,要將時裝周辦成引導生產和消費,具有風向標的品牌活動。

  廣東時裝周組委會為此做了周詳的準備。廣東時裝周組委會主任、越秀區副區長卞勇表示,本屆廣東時裝周的目的非常明確,要借助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召開的契機,通過打造亞洲最大規模的服裝,凸現越秀區中國服裝商貿名城品牌魅力;以培育服裝設計人才、扶持服裝自主品牌為核心,以節慶活動促進市場繁榮、拉動消費需求為手段,進一步推進流花礦泉區域服裝專業市場園區的轉型升級,引導商圈向服裝設計、品牌發佈的潮流基地與生產服務基地發展,全面提升商圈競爭力。舉辦活動將超過50

  廣東時裝周將打造超過50場次時裝發佈會及相關活動。

  據組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品牌發佈及市場開拓類的時裝發佈會約38場;海外時裝品牌發佈會約6(日韓、歐美等);流行趨勢時裝發佈會約3場;著名設計師作品發佈會約5場;商貿活動約2場等。

  本屆廣東時裝周上,服裝自主品牌大聯演、服裝買手大賽、廣東時裝周等系列活動照例成為流花服裝節的重要內容。其中,服裝自主品牌大聯演以扶持流花-礦泉服裝專業市場園區服裝企業自主品牌為主題,充分調動各服裝市場參與服裝節活動的積極性,對園區內各市場推薦出來的擁有自主品牌的服裝集中進行聯演,擴大服裝自主品牌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而服裝買手大賽以本市高校在校大學生為參賽主體,挖掘和培育未來的服裝界時尚操盤手,引起業界對服裝買手專業人才和買手機制的關注、思考,推動服裝產業的創新發展。今年將與所轄的大型商場人才需求結合,邀請商場經理全程觀摩大賽並擔任評委,提升大賽的模擬實操性。

  百名設計師參與創意設計展

  今年恰逢廣東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滿十屆。劉岳屏會長告訴記者,10年來,通過廣東時裝周活動持續不斷的孕育,培育出了100位知名的服裝設計師。為此,組委會將以此為契機,以設計力量為主題,舉辦2010年廣東服裝創意設計展,為這100名廣東服裝界的知名設計師提供一個凸顯廣東服裝設計力量及展示自我、發佈作品、尋找商機、服務市場的廣闊平臺。

  協會為此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爭取到了廣東省經信委的大力支持、全省各產業集群地的積極回應和整個服裝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踴躍參與,今年整體投入將是空前巨大的。劉嶽屏說。

  專業市場全力準備時裝周

  紅棉國際時裝城10層多功能廳是廣東時裝周發佈會和展示秀的主要場地之一,將有15場左右的活動在這裏舉行。紅棉國際時裝城總經理卜曉強對本報記者表示,廣東時裝周是廣東乃至全國時裝周的盛事,也是服裝企業和商家推廣自己最好的時機與平臺。紅棉國際時裝城很幸運能夠承擔廣東時裝周的活動,目前各項準備活動已經基本就緒。

  流花商圈其他服裝市場如白馬、壹馬等也承擔了部分時裝周的發佈會和展示活動。

近年紡織業出口不確定因素增加明顯。

  針對107屆廣交會的情況,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近日出爐了相關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在全球經濟初步企穩的形勢下,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開始向好。新興市場表現更為突出,充分說明企業著力於調整結構、轉變經營方式、努力開拓新興市場逐漸取得成效。

  企業面臨成本壓力較大

  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說,本屆廣交會成交情況好於上屆秋季交會,其原因是世界經濟正在從危機中逐步復蘇,市場有所恢復,消費信心在增強。但是,由於此次危機的影響範圍廣、深度大、持續時間長,廣交會出口成交的全面提升還有待時日。

  據企業反映,今年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勞工不足、貿易摩擦趨多、政策可能變化等不確定因素,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雖然目前訂單飽滿,但大多企業對今年的利潤收益並不樂觀。

  由於全球經濟完全復蘇尚待時日,採購商受到本國消費信心不振的制約,簽單的價格、數量、合同期等一時還很難恢復到危機以前的水準。因此長單和大單雖然有所增加,但短單和小單仍然占主流。

  廉價勞動力優勢在喪失

  本次廣交會是在世界經濟出現回暖跡象的形勢下召開的,雖然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但是今年出口面臨的困難依然是嚴峻的。劉岳屏會長介紹,參展企業普遍反映,今年出口將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首先是近來歐美日等主要紡織品進口國的一些採購商為了防範風險、降低成本,採取中國加1”策略,將自中國採購份額的一部分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以抵消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等帶來的風險。

  針對經濟衰退,歐美及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越來越多地運用貿易救濟措施保護本國產業。但是由於歐美經濟沒有明顯改善,失業率居高不下,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壓力,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劉會長表示,隨著國內經濟回暖,支持出口的政策或將退出。而隨著勞動力、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企業的成本風險增大。目前國內人工成本是印度的2倍、越南的3倍,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正在喪失,而出口價格卻難以提升,企業生存艱難。

  創新轉型暫時難解困境

  個別企業認為今年形勢之嚴峻不遜於2008年。雖然創新轉型成為業界的共識,但產業結構調整需要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並不能馬上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因此保持各項政策的穩定性對企業顯得十分重要。在研究報告中,部分企業希望降低海關、質檢等行政收費,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提供更多便利。

  除希望政府加大調整力度外,各大企業也呼籲行業自律,抵制低價競銷,避免引發貿易爭端進而影響全行業的利益。對積極參加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應訴的企業,希望國家給予一定的傾斜,鼓勵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卡車通道布展效果不理想

  廣交會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平臺,多年來已經成為世界馳名的展會,其品牌效應對我國的對外經貿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紡織品服裝出口產品通過這一重要外銷管道走向了世界。

  劉岳屏會長告訴記者,廣交會改革繼續發揚和鞏固了已經取得的成果並不斷創新,但依然有一些尚待改善的地方。

  由於紡織品服裝產品出口的季節性很強,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普遍感到,紡織展館排在第三期辦展,對出口業務的影響較大。按照國際市場慣例,每年採購商下訂單時間在上半年的4月初和下半年的10月初,一旦錯過了最佳的交易時間,採購商就會轉移訂單,即便接單,也將嚴重擠壓接單企業的生產和交貨時間,甚至帶來違約風險。企業強烈建議紡織品服裝展館展期提前,以適應商品特點,這對於維護我國出口市場和就業的穩定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進入廣交會參展的企業良莠不齊,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由於經驗不足,自身各方面條件還有待提高,產品品質不高,採取低價競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中國出口企業的形象,損害了廣交會的品牌形象。因此建議加強對參展企業資質的審核,從而減少惡意價格競爭對出口價格和市場秩序的干擾,提升我國外貿出口的整體水準。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今年新設的卡車通道布展效果不理想,客商寥寥。劉會長在報告中建議,或取消卡車通道,或增加對卡車通道的宣傳指引,讓更多的客商瞭解卡車通道,前往卡車通道。

  當前,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身處傳統產業的紡織行業也進入了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強創新力的培養,提升行業軟實力顯得尤為重要。而中國紡織工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必須通過加快結構調整實現比較優勢的延伸,通過提高創新能力來升級比較優勢。現在正是中國紡織企業展示技術水準的時候,一旦中國的紡織企業掌握了創新要領,世界市場必定會成為中國紡織品的專屬舞臺。對這一正在涅槃新生的傳統新興產業,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蔣建業表達了如此期許。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呂縝縝

時間:2010/7/15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