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紡織協會(API)會長阿德蘇德拉查特烏斯曼(Ade Sudrajat Usman)說,印尼工業紗線依然短缺原料,如人棉纖維,粘膠纖維,缺口大約 100,000 噸,或者是總需求量的 30%,這可能干擾今年的生產。他說,工業粘膠紗的總需求量為 300,000 噸/ 年。
印尼的兩家人造絲公司,即南太平洋粘膠(SPV)和PT 印度巴拉特人造絲(Heb) 涉嫌出口大量人造絲,出口數量大於在國內的銷售數量。事實上,這兩家公司的總裝機容量逐年增加。SPV 現在的
裝機容量為 220,000 噸/ 年,而印度巴拉特的裝機容量達到170,000噸。
阿德說,由於國內生產企業的貨源有限,刺激國內人棉價格上揚,而需求繼續擴大。當地紗線生產商很難找到進口人造絲,因為每年進口數量低於 30,000 噸。世界人造絲產量僅有 360 萬噸,被世界紡織生產消化。因此,印尼的紡織面料和人棉紗高度依賴這兩家公司的貨源供應。
據阿德說,印尼應該延長纖原料的限制,因為,以棉花為基礎的其他天然纖維以及棉花產量在減少,因此天然纖維人造絲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商品。
出處“中華紡織網”
作者: 泰泰 編輯: lara
印尼的兩家人造絲公司,即南太平洋粘膠(SPV)和PT 印度巴拉特人造絲(Heb) 涉嫌出口大量人造絲,出口數量大於在國內的銷售數量。事實上,這兩家公司的總裝機容量逐年增加。SPV 現在的
裝機容量為 220,000 噸/ 年,而印度巴拉特的裝機容量達到170,000噸。
阿德說,由於國內生產企業的貨源有限,刺激國內人棉價格上揚,而需求繼續擴大。當地紗線生產商很難找到進口人造絲,因為每年進口數量低於 30,000 噸。世界人造絲產量僅有 360 萬噸,被世界紡織生產消化。因此,印尼的紡織面料和人棉紗高度依賴這兩家公司的貨源供應。
據阿德說,印尼應該延長纖原料的限制,因為,以棉花為基礎的其他天然纖維以及棉花產量在減少,因此天然纖維人造絲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商品。
出處“中華紡織網”
作者: 泰泰 編輯: lara
時間:2010/8/6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