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價格今年以來的漲幅、漲速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這在帶給某些化纖替代品種機會的同時,也進一步引發了業內人士對原料安全問題的思考。
中國化纖產業在原料方面具有高度依賴石油、高度依賴進口兩大特徵,原料成本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占比很大。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國內化纖行業的原料瓶頸問題仍然突出。可喜的是,部分行業的原料國產化進程較快,對行業運行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滌綸原料與需求持續博弈
可以說,滌綸原料今年以來的整體走勢,與其他幾大化纖品種的原料行情有些背道而馳。
進入2010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總體保持平穩,進入5月後緩慢振盪下行。受原油及自身供需影響,聚酯原料PX、PTA、MEG價格也出現緩慢下跌,聚酯產品價格隨之下跌。不過,在下游紡織需求的拉動下,聚酯滌綸行業開工率較高,特別是進入二季度,產品價格總體平穩堅挺,產量和效益都出現較好行情。
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在65~85美元區間低位振盪,波動較往年平穩。原油價格對PX起不到支撐作用,加之世界PX整體供應充足(特別是中東科威特和阿曼新裝置投產後開始穩定供應中國市場,印度貨源也相應增多),因此價格緩慢下跌。
PTA企業成本壓力減小,加之受下游旺盛需求推動,整體開工率較高。PTA社會庫存繼續增加,成為行情難以有效好轉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時,隨著上半年蓬威石化、福建佳龍等新項目相繼投產運行,國內PTA產量繼續增加,與聚酯需求相比有所富餘。因此,在市場供需格局未能有效好轉的預期之下,PTA價格難以走高。與PTA情形相似,MEG價格同樣在原油、乙烯價格下行及供應相對過剩的影響下,從1000美元/噸跌到700美元/噸。2009年末至今,國內新增MEG產能達135萬噸。
錦綸CPL短缺留下炒作空間
在錦綸下游聚合、紡絲開工率提高的拉動下,錦綸主要原料CPL價格從今年1月份的18900元/噸節節走高,中間商等利用4月份CPL反傾銷立案調查的事件進行炒作,使CPL價格漲到5月初23200元/噸的最高點。原料價格的不斷攀升終於使下游企業無法承受,紡絲、聚合企業紛紛降低開工率來應對原料價格奇高的局面,CPL價格隨即一路下跌,6月底跌至19200元/噸。
由於世界己二腈供應緊張,導致己二酸己二胺鹽的產量大幅度減少。1~5月,國內進口己二酸己二胺鹽0.23萬噸,同比大幅度減少了54.35%,價格卻上漲了33.58%;CPL進口29.43萬噸,同比增長了21.25%,價格大幅上漲85.31%;聚醯胺切片進口35.05萬噸,漲幅為14.49%,價格受上游原料的拉動也比去年同期大漲60.10%。
CPL進口依存度依然很高,國內CPL短缺給中間商帶來了炒作的空間和機會。在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下跌後,CPL的價格依然持續上漲,主要就是中間商等方面炒作的結果。由此導致上半年錦綸切片、錦綸價格的波動,並沒有始終跟隨原油或苯的走勢。
在上游原料價格大漲的同時,錦綸下游幾個主要行業均有較快的發展,增速在12%~18%之間,這為錦綸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雖然下游的發展增幅與錦綸相比要小一些,但是純化纖布、蠶絲及交織機織物的基數較大,對錦綸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大。
粘膠產品原料價差縮小
據部分中間商反映,近期粘膠原料的生意不太好做,因為過高的原料價格已經超出下游企業的接受範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的確,今年6月底,粘膠纖維行業原料價格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上升。以粘膠短纖為例,縱向比較,棉漿同比價差約5500元/噸,而產品同比價差僅為3000元/噸,產品盈利空間減弱;橫向比較,從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價差看,每噸只有5400元,根本不能滿足加工成本需要。如果企業按照現價原料生產產品,肯定是虧損的。不過,各家企業情況不盡相同,行業全面虧損的局面不會出現。總體而言,原料採購的時間、價格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影響。部分採購策略得當的企業,還有相當的利潤空間。
錦綸CPL短缺留下炒作空間
在錦綸下游聚合、紡絲開工率提高的拉動下,錦綸主要原料CPL價格從今年1月份的18900元/噸節節走高,中間商等利用4月份CPL反傾銷立案調查的事件進行炒作,使CPL價格漲到5月初23200元/噸的最高點。原料價格的不斷攀升終於使下游企業無法承受,紡絲、聚合企業紛紛降低開工率來應對原料價格奇高的局面,CPL價格隨即一路下跌,6月底跌至19200元/噸。
由於世界己二腈供應緊張,導致己二酸己二胺鹽的產量大幅度減少。1~5月,國內進口己二酸己二胺鹽0.23萬噸,同比大幅度減少了54.35%,價格卻上漲了33.58%;CPL進口29.43萬噸,同比增長了21.25%,價格大幅上漲85.31%;聚醯胺切片進口35.05萬噸,漲幅為14.49%,價格受上游原料的拉動也比去年同期大漲60.10%。
CPL進口依存度依然很高,國內CPL短缺給中間商帶來了炒作的空間和機會。在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下跌後,CPL的價格依然持續上漲,主要就是中間商等方面炒作的結果。由此導致上半年錦綸切片、錦綸價格的波動,並沒有始終跟隨原油或苯的走勢。
在上游原料價格大漲的同時,錦綸下游幾個主要行業均有較快的發展,增速在12%~18%之間,這為錦綸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雖然下游的發展增幅與錦綸相比要小一些,但是純化纖布、蠶絲及交織機織物的基數較大,對錦綸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大。
粘膠產品原料價差縮小
據部分中間商反映,近期粘膠原料的生意不太好做,因為過高的原料價格已經超出下游企業的接受範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的確,今年6月底,粘膠纖維行業原料價格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上升。以粘膠短纖為例,縱向比較,棉漿同比價差約5500元/噸,而產品同比價差僅為3000元/噸,產品盈利空間減弱;橫向比較,從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價差看,每噸只有5400元,根本不能滿足加工成本需要。如果企業按照現價原料生產產品,肯定是虧損的。不過,各家企業情況不盡相同,行業全面虧損的局面不會出現。總體而言,原料採購的時間、價格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影響。部分採購策略得當的企業,還有相當的利潤空間。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lara
中國化纖產業在原料方面具有高度依賴石油、高度依賴進口兩大特徵,原料成本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占比很大。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國內化纖行業的原料瓶頸問題仍然突出。可喜的是,部分行業的原料國產化進程較快,對行業運行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滌綸原料與需求持續博弈
可以說,滌綸原料今年以來的整體走勢,與其他幾大化纖品種的原料行情有些背道而馳。
進入2010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總體保持平穩,進入5月後緩慢振盪下行。受原油及自身供需影響,聚酯原料PX、PTA、MEG價格也出現緩慢下跌,聚酯產品價格隨之下跌。不過,在下游紡織需求的拉動下,聚酯滌綸行業開工率較高,特別是進入二季度,產品價格總體平穩堅挺,產量和效益都出現較好行情。
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在65~85美元區間低位振盪,波動較往年平穩。原油價格對PX起不到支撐作用,加之世界PX整體供應充足(特別是中東科威特和阿曼新裝置投產後開始穩定供應中國市場,印度貨源也相應增多),因此價格緩慢下跌。
PTA企業成本壓力減小,加之受下游旺盛需求推動,整體開工率較高。PTA社會庫存繼續增加,成為行情難以有效好轉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時,隨著上半年蓬威石化、福建佳龍等新項目相繼投產運行,國內PTA產量繼續增加,與聚酯需求相比有所富餘。因此,在市場供需格局未能有效好轉的預期之下,PTA價格難以走高。與PTA情形相似,MEG價格同樣在原油、乙烯價格下行及供應相對過剩的影響下,從1000美元/噸跌到700美元/噸。2009年末至今,國內新增MEG產能達135萬噸。
錦綸CPL短缺留下炒作空間
在錦綸下游聚合、紡絲開工率提高的拉動下,錦綸主要原料CPL價格從今年1月份的18900元/噸節節走高,中間商等利用4月份CPL反傾銷立案調查的事件進行炒作,使CPL價格漲到5月初23200元/噸的最高點。原料價格的不斷攀升終於使下游企業無法承受,紡絲、聚合企業紛紛降低開工率來應對原料價格奇高的局面,CPL價格隨即一路下跌,6月底跌至19200元/噸。
由於世界己二腈供應緊張,導致己二酸己二胺鹽的產量大幅度減少。1~5月,國內進口己二酸己二胺鹽0.23萬噸,同比大幅度減少了54.35%,價格卻上漲了33.58%;CPL進口29.43萬噸,同比增長了21.25%,價格大幅上漲85.31%;聚醯胺切片進口35.05萬噸,漲幅為14.49%,價格受上游原料的拉動也比去年同期大漲60.10%。
CPL進口依存度依然很高,國內CPL短缺給中間商帶來了炒作的空間和機會。在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下跌後,CPL的價格依然持續上漲,主要就是中間商等方面炒作的結果。由此導致上半年錦綸切片、錦綸價格的波動,並沒有始終跟隨原油或苯的走勢。
在上游原料價格大漲的同時,錦綸下游幾個主要行業均有較快的發展,增速在12%~18%之間,這為錦綸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雖然下游的發展增幅與錦綸相比要小一些,但是純化纖布、蠶絲及交織機織物的基數較大,對錦綸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大。
粘膠產品原料價差縮小
據部分中間商反映,近期粘膠原料的生意不太好做,因為過高的原料價格已經超出下游企業的接受範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的確,今年6月底,粘膠纖維行業原料價格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上升。以粘膠短纖為例,縱向比較,棉漿同比價差約5500元/噸,而產品同比價差僅為3000元/噸,產品盈利空間減弱;橫向比較,從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價差看,每噸只有5400元,根本不能滿足加工成本需要。如果企業按照現價原料生產產品,肯定是虧損的。不過,各家企業情況不盡相同,行業全面虧損的局面不會出現。總體而言,原料採購的時間、價格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影響。部分採購策略得當的企業,還有相當的利潤空間。
錦綸CPL短缺留下炒作空間
在錦綸下游聚合、紡絲開工率提高的拉動下,錦綸主要原料CPL價格從今年1月份的18900元/噸節節走高,中間商等利用4月份CPL反傾銷立案調查的事件進行炒作,使CPL價格漲到5月初23200元/噸的最高點。原料價格的不斷攀升終於使下游企業無法承受,紡絲、聚合企業紛紛降低開工率來應對原料價格奇高的局面,CPL價格隨即一路下跌,6月底跌至19200元/噸。
由於世界己二腈供應緊張,導致己二酸己二胺鹽的產量大幅度減少。1~5月,國內進口己二酸己二胺鹽0.23萬噸,同比大幅度減少了54.35%,價格卻上漲了33.58%;CPL進口29.43萬噸,同比增長了21.25%,價格大幅上漲85.31%;聚醯胺切片進口35.05萬噸,漲幅為14.49%,價格受上游原料的拉動也比去年同期大漲60.10%。
CPL進口依存度依然很高,國內CPL短缺給中間商帶來了炒作的空間和機會。在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下跌後,CPL的價格依然持續上漲,主要就是中間商等方面炒作的結果。由此導致上半年錦綸切片、錦綸價格的波動,並沒有始終跟隨原油或苯的走勢。
在上游原料價格大漲的同時,錦綸下游幾個主要行業均有較快的發展,增速在12%~18%之間,這為錦綸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雖然下游的發展增幅與錦綸相比要小一些,但是純化纖布、蠶絲及交織機織物的基數較大,對錦綸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大。
粘膠產品原料價差縮小
據部分中間商反映,近期粘膠原料的生意不太好做,因為過高的原料價格已經超出下游企業的接受範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的確,今年6月底,粘膠纖維行業原料價格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上升。以粘膠短纖為例,縱向比較,棉漿同比價差約5500元/噸,而產品同比價差僅為3000元/噸,產品盈利空間減弱;橫向比較,從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價差看,每噸只有5400元,根本不能滿足加工成本需要。如果企業按照現價原料生產產品,肯定是虧損的。不過,各家企業情況不盡相同,行業全面虧損的局面不會出現。總體而言,原料採購的時間、價格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影響。部分採購策略得當的企業,還有相當的利潤空間。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lara
時間:2010/8/18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