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新聞

長三角調查:棉價飆漲催漲服裝價格明年春裝至少要漲30%

核心發現:棉花漲了170%,棉紗漲了150%,棉布漲了30%……每個上游環節都宣稱:為了保證產業鏈的延續,他們不得不吃點虧,讓下游環節不放棄他們。而最後,當消費者買到成衣時,一件100元的衣服已經賣到了至少112.4元。

按照紡織業業內人士的說法,這波棉花漲價的原因之一是供需關係所致。同時,有收棉老闆認為,60%的新疆棉花都囤在投資客手中,遊資是這波漲勢的幕後推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提出的“禁止各商業銀行向從事棉花收購的個體和私人發貸”和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說法也都印證了這一觀點。

一件原價100元的女裝面料成本增加8.4元,輔料、人工成本上漲4元。即使廠家、批發商、零售商維持原利潤,這件女裝目前的價格也達到了112.4元。

11月5日,七浦路上的“新金浦箱包服飾市場”裏,從事睡衣批發的店主汪玲(化名)正在清點貨物。不到15平方米的店面裏,各種睡衣堆得滿滿當當,但從早上6點開門直到正午,都沒有等來批發的客人。

被戲稱為“cheap路”的七浦路,一向以價格低廉著稱。然而,七浦路上的商客們,在一片漲價聲中,也開始悄然提高價碼。當“瘋狂的棉花”從今年9月2日起一路大漲170%時,整條服裝產業鏈都身陷漲價壓力中。

批發商:廠家每天漲1元

兩個月時間出廠價超過了批發價

汪玲的主要客戶是那些街邊服裝小店與“淘寶店”的店主們。由於天氣漸涼,多層棉的加厚睡衣成了她店鋪裏目前的主打商品。這種款式的睡衣,在“淘寶店”的網購價格通常在100元~130元。

由於面料採用全棉,在這波漲價風潮裏,這類睡衣的漲幅也是最大的。汪玲告訴早報記者,就在10天之前,他們從廠家拿貨的價格還是每件70元~80元。短短10天裏,每件睡衣的出廠價已經提到了80元~90元。

“這種睡衣一層要耗費2米左右的布料,三層棉,等於一件衣服就要6米的料。就這十幾天時間,每米棉布的價錢就漲了1元多,乘6米就差不多10元了。”汪玲很能理解廠家的苦衷,但這種幾乎每天漲1元的狀況還是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期。

“價格已經差不多是去年的1.5倍了。”汪玲回憶,去年同期,這個款式的睡衣出廠價在60元左右。一年間,雖然服裝一直在漲,但今年下半年漲幅尤其猛烈,“漲得這麼厲害這麼快,還是第一次。”

對汪玲而言,漲價不是一件好事。雖然她也同樣將批發價提高了近10元,但她仍覺得自己吃了虧:“我賣衣服原來賺多少,現在差不多還是賺多少。但漲價了之後銷量肯定會跌。”另一方面,為了留住老客戶,汪玲有時候還得自己“吃進”漲幅,“廠家加10元,可我不敢對零售商加10元,有時候加個六七元對方就很不滿了。”

在一家批發棉毛衫褲的鋪位,店主陳小麗的感受同樣是“生意難做”。

陳小麗銷售的棉毛衫褲同樣是全棉的材質,也同樣漲了10%以上。“兩個月前,我拿貨22元,出手24元。現在,我進貨就要25元,出手27元。我要是不提價,進貨價就比出手價還高了。”陳小麗無奈地表示,自己並未從漲價中得到利潤,銷量卻有所下降。

服裝廠:承受全方位漲價

一件大衣成本從120元漲到160元

對於大批中小型服裝企業來說,“瘋狂的棉花”正在逼迫它們的產品價格走上“瘋狂”之路。

第一紡織網的總編輯汪前進介紹:“對於品牌溢價比較低的小企業來說,面料的成本可能會占到服裝出廠價的六七成。”而數據顯示,普通棉布的價格近兩個月來已經上漲了20%~30%。

以七浦路市場的一件普通針織女裝為例進行了計算。這件女裝原來的零售價在100元左右,零售商從批發商手中拿到的價格為45元,批發商從廠家的進貨價格則為40元。在這40元中,按照七成的面料成本計算,面料價格28元。漲價後,面料成本增加8.4元,加上人工、輔料、運輸、倉儲等其他費用的上漲,出廠價就比漲價前高了12.4元。即使廠家、批發商、零售商維持原利潤,這件女裝目前的價格也達到了112.4元。

一位從事棉花收購的老闆預言,“明年春裝至少要漲30%。”

面料之外,其他因素也在催漲服裝價格。即使對那些較少使用棉花的制衣企業,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廣應達”是上海服裝界的老牌子,由於產品以大衣為主,毛呢等面料漲幅並不像棉產品那麼大,但目前看來,成本的上漲是全方位的。“輔料漲了60%,運輸、倉儲的費用都不同程度上漲,漲得最多的是人工,已經漲了50%。”該廠張經理介紹。

“原來一個制衣工人的月薪是2000元起,現在提到3000元都很難招到人。”張經理介紹,“制衣是計件算工資的,像這樣一件大衣,工人做一件能拿50元,我們都開玩笑說開廠是‘為工人打工’。”張經理指著一件毛呢大衣介紹,一年來,這件大衣的成本已從120元漲到了160元。

“扣子從1元漲到1.6元,內襯等其他輔料漲幅也差不多;人工從40元漲到50元甚至60元;面料倒是沒怎麼漲,只漲了5元左右。”張經理表示,如果加上運輸、倉儲等環節的提價,一件大衣的成本比之前高出近50元。“這樣子下去,做實業生產,還不如專心做銷售,把生產放棄掉。”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lara

時間:2010/11/16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