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方盧迪亞納紡織中心的針織和服裝製造企業都在關注一個不尋常的情況,即美國買家取消了他們的訂單,美國買家宣稱,這些印度企業雇傭了童工。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大約 20%的訂單在最後一分鐘被撤銷。
幾個月前,商業部和印度服裝出口商的最高決策機構,服裝出口促進委員會(AEPC)開展了一個項工作,教育出口商不要使用童工,因為這會給美國一個機會,在幾個月後審查童工問題的時候,再次譴責印度雇傭童工。
針織俱樂部有 1000 家位於盧迪亞納的針織和紡織生產企業,俱樂部總裁維諾德塔帕爾先生(Mr Vinod Thapar)說:“我們對紡織工業遭到指控感到失望,紡織工業是僅次於農業的最大的創造就業機會的產業,也被視為母親工業,為印度和世界提供服裝。現在的形勢對印度紡織服裝工業產生負面影響,真正影響紡織服裝工業的發展。”
Goyal 針織服裝總裁Goyal說:“雖然我們強烈地感覺,童工不應該存在,但是,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印度貧困社區的生活和飲食條件。不雇傭童工的政策 100%正確,如果政府為窮孩子們提供教育、食物和衣服的話。”
“下雨天氣、高溫或者寒冷天氣,他們沒有房子保護自己。那麼,為什麼認為他們工作是受罪呢?我們認為,童工的年齡應該降下來。一方面,印度缺少勞動力,另一方面,失業和貧窮的人正在死於饑餓。如果是一個大孩子,但他卻沒有食物果腹,沒有房子可住,他需要一個體面的方式掙錢,那麼他工作就不應該受到批評。”
Goyal 針織服裝總裁Goyal說:“如果我們拿印度與中國比較,我們覺得中國的工作條件更差,但是,由於中國採取閉門政策,什麼都不暴露。但是,看到印度的貧窮之後,大客戶總是追著印度製造商後面指出這些問題,但是,卻沒有聽到他們批評中國。”
Goyal女士談到針織行業面臨的挑戰時說,挑戰包括勞工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消費者抵制價格上漲,美元疲軟,社會責任以及更多更嚴厲的標準。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棉花和棉紗價格非正常上漲,停止技術更新基金計畫,這些問題是阻礙針織/紡織工業增長的因素。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