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非贏利性機構,美國棉花公司長期以來致力於棉紡織品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提高棉紡織品的附加值,促進全球棉紡織品生產企業的長足發展。近日,本報記者獨家採訪了美國棉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華柏利(J.BERRYE WORSHAM),從這位擁有近30年全球棉花從業經驗的美國人眼中,記者看到了全球棉花產業的發展概況,以及中國在國際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記者:美國棉花公司在亞洲區域有三個辦事處,為什麼貴公司最看重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美國棉花公司可為中國紡織業提供哪些服務和技術諮詢?
華柏利:目前中國是最大的美國棉花進口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紡織品生產及消費國。此外,在過去的10年間,美國棉花公司和中國紡織業緊密合作,努力擴大棉產品的市場份額。公司在中國上海和香港兩個代表處自從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服務中國的整個紡織供應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無論是曾經的成績,還是未來的發展前景,都讓中國成為美國棉花公司最為看重的市場之一。
30多年來,美國棉花公司為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們提供了全面的幫助,以鼓勵人們對棉花的使用。具體來講,幫助生產商及時瞭解棉花在價格、供求和纖維品質方面的市場資訊;瞭解新的工藝技術,以提高棉花的加工效率;開發從紡紗到染整的棉產品新技術和工藝,提升棉花作為紡織纖維的使用性和先進性;研究新技術和新策略,在棉產品供應鏈生產和推廣的各個環節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同時,通過全球各個辦事處的業內專家,美國棉花公司能夠為合作夥伴提供技術和推廣支持;研究產品流行趨勢,並與引領時尚的設計師和採購專家切磋交流;廣泛傳播供應鏈方面的知識,以更好地滿足棉花採購者、紡織廠、生產商和零售商的需求。
記者:美國棉花公司的宗旨之一是提高棉產品的附加值,具體來說,如何幫助中國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
華柏利:美國棉花公司分別從技術、消費者推廣和纖維服務幾方面服務於中國紡織業,幫助棉紡織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
從技術上來說,美國棉花公司創新技術的最大的優勢是使棉產品處於行業領先,以STORM COTTON和Trans DRY技術為例,經STORM COTTON技術整理的面料具有超強的防水性能,同時能保持棉織物的透氣性,可將穿著者體表的濕氣擴散,適合室內外穿著;Trans DRY是一項專利技術,可賦予純綿織物優異的吸濕導汗功能,能夠將汗液從體表傳導至織物外,並且增加擴散面積以實現快速乾燥,使穿著者感覺舒適。
從消費者推廣層面上,美國棉花公司和美國國際棉花協會一直在中國進行“棉花——超乎你的想像”消費者推廣專案,旨在向中國消費者宣傳棉纖維的益處,包括舒適性和時尚性,促進中國消費者對棉及棉紡織品的認知和喜愛。通過消費者推廣,間接拉動棉及棉紡織品消費,鞏固棉製品的市場份額並提高產品附加值。
從纖維服務上來說,美國棉花公司的優化配棉管理系統是一種用於生產連續優質紗線的世界領先棉花管理系統,使棉花管理者能夠從軋棉到紡紗的過程中進行更加精確地盤點、評估以及決策,有利於使用者節約生產成本。
記者:美國棉花公司致力於棉紡織品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請問每推出一個新技術,美國棉花公司需要考慮的綜合因素有哪些?
華柏利:總的來說,市場驅動性是推出新技術的主要因素。首先要看市場有哪方面的需求,美國棉花對紡織品市場的調研,尤其是棉紡織品市場一直是即時跟進。例如加強棉紡織品的吸濕排汗技術,是因為經過調研發現,54%的運動服飾都是非棉產品,只有20%的運動服是100%純棉產品,市場佔有率較低,原因就是傳統棉產品吸濕排汗效果很差,這是個技術難點,但同時也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具有較強吸濕排汗性的棉紡織品是市場真正需要的。此外,美國棉花公司還會在原有優勢產品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例如美國棉花公司用於牛仔面料的技術都比較先進,在全球擁有很多的客戶,因此著重在牛仔製品的相關技術上不斷提升,爭取始終走在市場前沿,這個過程是持續不間斷的。
記者:中國紡織企業在經歷經濟低迷的市場洗牌後,雖然目前格局稍穩,利潤率回升,但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穩定的競爭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對此,您有什麼建議?
華柏利:在我看來,首先應鼓勵中國紡織企業通過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增強自身競爭力,並積極利用開放性交流平臺爭取展示機會,和更多國際買家交流合作。例如,今年5月份,美國棉花公司為成功採用公司技術而生產出產品的供應商,建立展示平臺,讓他們有機會結識更多的買家。此外,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國際買家開始關心紡織品的生產過程,所以中國的紡織企業要緊跟全球紡織品的發展趨勢,重視生產環節中的環境保護。
同時,美國棉花公司也會根據自己的優勢,一方面幫助更多的中國紡織企業在棉價上漲、耕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提高棉花利用率,提高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大推廣力度,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認識到棉紡織品的優良特性,提高棉製品的市場佔有率。通過技術推動和市場拉動,讓中國棉紡織企業獲得更長足的發展。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