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斷向好,我國紡織行業正逐漸走出低谷,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紡織企業仍然面臨著諸多市場壓力。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上,記者發現,中國紡織企業所面臨的這種市場壓力正在悄然淡化,許多企業在國際、國內市場間遊刃有餘地轉換著角色。一位面料參展企業的負責人感慨道:“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已經不再有&LSquo;內外貿’之分,市場是一體的,整合資源開闢管道是目前中國紡織企業應對市場新形勢的重要舉措。”
本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展出面積11.5萬平方米,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2472家參展商攜帶各自的最新產品聚首上海。本次博覽會被譽為全球紡織商業平臺,不僅是海外展商尋求進軍中國市場的貿易平臺,更是中國紡織企業佈局全球市場的拓展平臺。
強強聯手佈局全球
在本屆面料展上,廣東佛山市致興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與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聯手推出的218平方米的“豪華”展位聚焦了業界眼球,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長期以來,致興紡織服裝有限公司一直將內貿作為公司的主營業務,進軍海外市場的目標雖然早已確立,但始終沒有時間表。“此次與伊藤忠共同亮相面料展,就是一個信號——拓展海外市場的戰役即將打響。”致興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興奮地說。像致興與伊藤忠這樣的強強聯合在本屆面料展上比比皆是。魯泰紡織與陶氏化纖的聯合,海天科技與杜邦的牽手……其目標都出乎預料的一致:佈局全球紡織市場。
面向全球40個國家的成衣製造商提供面料的福田實業[1.45 3.57%](集團)有限公司在本屆面料展上推出了以紡特適為主打的2011秋冬系列新品面料,集環保、舒適、功能於一體的多元化產品不僅鎖定國內市場,而且希望通過此次會展平臺輻射國際。該公司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福田實業在投入資源開發新型面料的同時,積極與產業鏈中的零售企業合作,與國際買家合作,加速了內外貿市場的拓展力度。據悉,福田實業2009年財政年度的環球銷售額已達55億港元。
希望啟用國內信用證制度
張家港金陵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外銷的企業,外銷占比約為62%。由於外銷客戶鎖定的基本是大客戶,所以國際金融危機對公司的外貿業務幾乎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公司副總經理張曉華談及公司的內貿業務時表示,相對於外貿而言,與國內品牌做生意回款時間較長,這是習慣於外貿信用證框架的企業最不能忍受的。希望能啟用國內信用證制度,完善市場環境,這樣將有利於外貿企業拓展內銷市場。張曉華說:“在外貿管道方面,今年我們對客戶進行了升級,原來以美國為主,歐洲為輔。現在看來,這種集中的佈局,不利於企業規避風險。目前,我們已經開始將市場重心轉移到日本,使客戶結構更有層次。”
洮南恒盛毛紡織有限公司的內、外銷比例為9:1,該公司經理劉喜春認為:“我們的外貿儘管只有產能的10%,但就是這個10%,卻表明了我們對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的信心。”
連續數年參展的寧波雅戈爾[11.53 0.09%]日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目前仍然是以外銷為主。“畢竟我們在國外有穩定的客戶群,同時我們也在努力開拓國內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市場一直都很堅挺,特別是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刺激下,內需將會是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開始向內貿傾斜
“中國消費者對服裝產品品質及設計要求的不斷提升,為全球紡織面料供應商帶來無限商機。”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婷說。博覽會上,不僅海外面料展商對中國市場情有獨鐘,眾多本土紡織面料企業也開始由外貿向內貿傾斜。
參展企業江陰市華富紡織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毅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內、外銷的比例約在2:8,接下來,內銷的比例將會逐步加大。通過對內銷市場的考察,我們發現,內銷產品的品質要求並不比外銷產品低,做好內銷產品的品質,利潤空間也許更大。”另據瞭解,作為一種嘗試,華富紡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和國內多家服裝品牌建立了業務合作,九牧王、
才子、七匹狼、以純等已成為華富紡織的市場戰略合作夥伴。
劉喜春對內貿市場見解獨到:“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傳統精紡呢絨產品、毛混紡類產品的需求將會在我國中西部有一個持續的增長期。另外,從品種、花色等需求上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也將呈現出高端品種的需求態勢。”
而雅戈爾日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也希望用高品質、低成本迅速在國內服裝市場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佈局全球、“落子”內貿,中國紡織面料企業不再固守一方。內外貿市場的相互滲透,為中國面料營造著更多的商機。正如江蘇白玉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宋翔所言:“現在已經不能單純地說是內銷還是外貿,對於面料企業來說,面料可能是賣給服裝企業做出口用的,別人的外貿可能就是自己企業的內銷。”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