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東北襪業的快速崛起,遼源市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襪業名城”,襪業成為了遼源市的標志性產業。《遼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以棉襪織造為主的紡織襪業產業集群。
東北襪業園
已創造兩萬多崗位
據了解,東北襪業園於2005年8月開工建設,園區規劃總規模使入園企業達1000戶,其中,生產型企業500戶,鏈條企業500戶。東北襪業建設規劃三個五年(2005年-2020年):第一個五年是建設主導型,完成孵化區、成長區、外超區、染整區、汙水配套區、襪業交易中心、襪業職業技師學院和自備電站的建設;第二個五年是經營主導型,實現品牌服務、物業服務、運行系統等利稅收入1億元;第三個五年是資本主導型,實現園區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完成與資本市場對接。
到目前,園區已完成廠房及基礎設施建設30萬平方米,入園企業300戶,其中大學生企業67戶,創造了兩萬多個就業崗位。已經形成織造、縫頭、染整、設備及配件維修、原材料、包裝物、物流、生活服務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園區以棉襪為主導產品,有男士襪、女士襪、兒童襪、運動襪、保健襪、軍工襪等六大系列5000多個花色品種和33個自主品牌。
建成全球最大
棉襪生產加工基地
為了打造全球最大棉襪外貿、超市加工區,把東北襪業園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棉襪生產加工基地,東北襪業園將用5年時間,采用“1+10+N”、“平臺+服務、基地+市場、鏈條+品牌”的運行模式,使園區襪機總量達到4萬臺(其中,進口襪機1萬臺,國產襪機3萬臺),產能達到30億雙,成為吉林省知名企業、馳名企業的集聚地和中小企業集群地。
《遼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以棉襪織造為主的紡織襪業產業集群。加快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區建設,堅持走集約化、集群化、科學化、國際化和標准化道路,擴大“中國棉襪之鄉”影響力。建立戰略發展、產業、管理、服務四大體系,積極構築核心價值鏈。搭建資本服務於實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平臺,利用先進技術提升生產能力,推進襪業產品差別化、功能化開發,建立多渠道的營銷體系,努力把遼源建成全國棉襪研究開發中心、生產制造中心、展示推廣中心、批發集散中心、信息發布中心,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新興紡織襪業基地。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遼源市輕工紡織重點項目規劃實施億元以上項目8個,總投資256.5億元。規劃實施遼源龍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龍泉春系列酒改造項目,遼源市年產1000噸玻璃生產項目,吉林省弗羅薩國際皮革工業園項目,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遼源襪業紡織新型產業示範基地項目,遼源市歐蒂愛襪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2億雙高檔棉襪生產線擴建項目,遼源天馬松鶴襪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擴建年產1億雙高檔棉襪項目,遼源市奧祥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年產1萬臺襪機項目,遼源市佳瑞特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年產1萬臺襪機項目。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