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新聞

紡織行業全力促進産學研結合

近年來,産學研結合爲江蘇常州紡織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圖爲常州紡織企業生産車間。 劉全軍攝

核心提示

十二五時期,紡織工業將著力推進紡織科技强國戰略、紡織品牌强國戰略、紡織可持續發展强國戰略和紡織人才强國戰略,促進紡織工業由大變强。在此過程中,産學研的有效整合將爲紡織行業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技術支撑作用;紡織相關人才的培養、行業相關技術平臺的建立以及技術成果的順利轉化,也將爲紡織行業進一步提高科技貢獻率提供動力支持。

産學研結合助推行業新發展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相關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紡織行業在創新能力提高以及創新機制的建立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具體來說,首先是行業基礎性研究取得進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紡織高等院校積極開展的紡織前沿技術及基礎理論研究,在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大分子及凝聚態結構的調控等方面取得進展,這不僅爲相關産業化技術研發突破提供理論指導,增强了創新能力提升的原動力,也爲十二五産業升級起到重要的先導作用。我們所從事的研究,與企業及行業都有著緊密的聯繫,除承擔國家項目以外,其他項目幾乎都與浙江本地企業有合作,比如功能化纖維面料的開發、多功能纖維的應用研究等。浙江理工大學材料紡織學院副院長祝成炎告訴記者,與本土企業的密切聯繫,不僅讓相關産業研究的基礎更爲扎實,還能促進研究結果直接服務于企業和市場,達到雙贏的效果。

其次,産學研的緊密聯繫也將技術創新與文化創意進行了有機結合,以文化創意研究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與市場化運作,更好地適應了現代生活方式和多元文化審美需要,有效提升了行業發展的差异化水平和品牌效應。多年來,我們學院把培養創新創業的高素質人才作爲自己的辦學目標,建立了藝術設計與工程技術相結合、創意設計與産品設計相結合、校內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學院培養的畢業生一直受到社會和相關行業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已有7位我院的畢業生獲得了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頒發的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教授鄒奉元說。

再次,産學研的緊密結合推動了紡織行業創新體系的形成。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相關資料,十一五期間,約80%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三分之一獲得行業科技獎勵的項目是産學研結合成果。據浙江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織造、印染後整理等浙江本地紡織産業共性技術,學校已研究出一批重大産業化成果,一些研究成果還在紹興紡織、印染企業得到了很好的推廣。

亟須解决的問題

儘管産學研相結合的模式在紡織行業中已有多年的發展,但是,從我國紡織行業開展産學研結合的現狀來看,我國紡織業産學研結合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須解决的問題。首先是合作動力不足;其次是合作層次較低,規模較小;三是産學研結合領導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四是促進産學研結合的政策法規環境有待完善;五是産學研投融資體系仍未形成。

具體來說,科研院校的很多紡織研究成果仍束之高閣,不少中小企業却受困于技術支撑力度不够,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産學研的脫節,紡織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從而阻礙了紡織産業的健康發展,這已經成爲制約紡織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必須促進企業與科研機構直接對話,這既有利于企業破解技術難題,也有利于科研機構更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這無疑是一個雙贏抉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負責人表示,從研發新品種到預測新市場,如果科研機構與企業能够真正面對面,那麽加速運用科研成果使之轉化爲企業生産力就指日可待。

其次,産學研合作以短期項目爲主,缺乏以中長期技術創新爲目標的研究合作,基礎研究活動缺少行政層面和應用層面的有效支持,這也造成了諸如對高性能及新型纖維材料、智能紡織品、新型環保加工技術、新型紡織機械等重點領域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研究重視不够,研究活動的開展程度和水平仍然不足等問題。科研工作與市場對接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很多的課題研究在實踐中未必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一些不易出成果又耗時較長的基礎性研究,則應該引起行業、企業和研究機構更多的重視。浙江理工大學紡織經濟研究所所長胡丹婷說。

多措幷舉提升産學研品質

《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中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在行業中加快完善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爲提高創新能力提供動力和支撑。而針對産學研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少紡織科研院所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力圖推進産學研真正爲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據浙江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不同需求的企業進行專業化、針對性的專業服務,爲學校産學研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借鑒。據瞭解,通過爲企業提供不同的專業服務,實現從的突破,以及針對具有一定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企業,重點提煉出關鍵共性技術,組織力量集成攻關,合作進行國家重大和省重大招標項目等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學校已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少企業也加强了與學校的進一步合作。

另外,針對提升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需求迫切的企業,浙江理工大學還組建了聯合研發機構,在聯合研發過程中,幫助企業培養研發人員,開發技術和申請專利,創造和培育自主品牌,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和進行産業化,儘量將産品價值鏈由原先僅局限在製造階段向品牌、研發和銷售、服務延伸。浙江理工大學還幫助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針對企業的技術難題進行攻關和服務。與漢帛、浪莎等企業共建聯合研發中心,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技術、新産品,幫助企業申報專利。通過這些舉措,浙江理工大學得以站在産業發展的戰略高點謀劃産學研平臺的搭建,幷充分調動科技力量,形成團隊優勢,發揮專業院校在服務企業、提升産業發展水平中的科技支撑作用。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lara

時間:2011/2/22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