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內資訊

人民幣有潛力成為全球儲備貨幣

業內專家認為,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人民幣更應成為核心儲備貨幣

從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研究報告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Barry Eichengreen的預測,人民幣有潛力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似已達成全球共識。而業內專家更是認為,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人民幣應該成為核心儲備貨幣。此外,業內普遍認為,未來五年間,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會更快。

日前,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在其發布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指南: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金石》報告中表示,人民幣有潛力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報告說,香港等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成長,加上中國經濟的巨大規模,將支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而近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Barry Eichengreen在接受采訪時稱,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已經使人民幣足以勝任作為國際主要貨幣的職責。他還認為,未來10年內中國政府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人民幣使用的範圍將日益擴大地位也會越來越高。他說,未來10年內人民幣足以向美元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霸權地位發起挑戰。

更為重要的是,人民幣可兌換已經從經常項目層面小幅向資本項目層面轉變,這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更加深入。

2010年8月,央行發布《關於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允許相關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試點。2011年1月,央行又發布《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的銀行和企業可開展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這又是本幣項下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一次重要嘗試。

不僅如此,更關鍵的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披露了2011年中國資本項目外匯管理工作重點,並明確指出,在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防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的同時,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已經寫入“十二五”規劃;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工作”;兩會期間,“國際貨幣戰略”成為代表委員及各界人士關注和討論的焦點。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十二五”期間的推進會比之前想象得更快。

明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洪珍

時間:2011/3/19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