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曾經是領漲去年下半年商品市場的“最牛商品”,然而今年春節過後,棉價卻一路向下。三個月來每噸價格從33000元/噸一線跌至本月最低的22405元/噸左右,跌去萬元,跌幅達3成。不過,記者發現,在棉價不斷下挫的同時,不少品牌的服裝價格卻不降反漲。
“目前國內很多紡織企業的庫存其實很高。”瑞達期貨分析師張錫瑩表示,從最新的資料看,今年4月以來國內棉紗、坯布以及化纖的產量均環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棉花的需求也在持續回落,再加上紡織企業棉紗庫存依舊比較高,這就壓制期棉價格反彈空間。
雖然棉花價格今年來在不斷回落,但是國內不少服裝品牌旗下的服裝售價不降反漲。在匹克即將召開的最新訂貨會上,其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產品給到代理商手中的價格應該有10%至15%的漲幅。其中鞋類的價格漲幅大概是10%,服裝類為15%。”正在醞釀上市計畫的鴻星爾克也醞釀價格上調。其內部人士表示,鴻星爾克今年已計畫15%至18%的價格上調。而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企業公關部總經理李浩表示,安踏會隨著行業大趨勢做調整,漲幅目前未能確定。而除了運動品牌,包括利郎、七匹狼在內的其他服裝品牌也已在醞釀漲價。
棉價在跌,服裝卻高喊漲價口號。有分析人士指出,反常表現的背後,其實是部分企業高位囤棉的後果。
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上市的服裝產品,原材料都是兩三個月前購進的,那時紗線價格還處在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17日,鄭棉成交338萬余手,成為單日國內商品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品種。象嶼期貨分析師朱鳴元表示,棉價暴跌後,其近期成交持倉出現放量,而這往往是市場觸底的特徵。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棉價顯示出的階段築底信號,使得“扛價”不降的服裝企業看到了“希望”,或仍將觀望,而不急於降價。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emma
時間:2011/5/20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