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從無錫紡織工業協會獲悉,原定於今年8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GB18401-2010),已推遲至2012年8月1日實施。記者採訪瞭解到,新標準更加關注紡織產品的安全性,從而對紡織企業的生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康環保的“有機服裝”成未來趨勢,新標準的實施或將導致服裝價格上漲。
標準更注重“安全性”嬰幼兒產品監管範圍擴大
無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輕紡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新標準與2003版相比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變化:一是嬰幼兒紡織產品的年齡範圍擴大,由原來的“24個月或身高80釐米以下”改為“36個月或身高100釐米以下”;二是禁用的芳香胺增加了4-氨基偶氮苯;三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增加了泳衣、被套、毛巾、帽子,進一步明確了所有的內衣;此外,還對某些條款作了更符合實際的修改,如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的pH值改為4.0-8.5。由於增加了4-氨基偶氮苯的禁用,因此要求企業在染色時要特別注意提高所使用的染料品質,不可使用能夠還原出24種禁用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另外,嬰兒用品和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的範圍擴大,對新增產品的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標準一旦實施後,其他相關標準的修改也必須跟上。”無錫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正明介紹,由於當下時機還不夠成熟,新標準的實施往後推遲了一年。時間雖推遲,但整個紡織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並未改變,紡織企業都已紛紛開始為適應新標準做準備。印染過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劑必須選好的,企業的自檢能力也要提高。企業增配檢測儀器、購買染料的費用必然會帶來紡織品生產成本的增加,再加上近年來人工、原料等各種成本的不斷提高,未來服裝的價格很有可能會繼續上漲。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服裝的關注已經從以往的款式、面料轉變為現在的健康、安全,“有機服裝”開始逐漸走進國人的生活。陳正明介紹,有機服裝的製作原料全部採用有機棉,種植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在加工過程中也只使用植物染料而非化學染色劑,但由於有機棉的種植成本較高,目前國內尚無大面積種植,但“有機服裝”將是紡織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勞動力奇缺成為瓶頸無錫紡織業發展要創新
無錫紡織業是我國傳統的紡織重要基地,素有“中國紡織看江蘇,江蘇紡織看無錫”的美譽。無錫紡織工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紡織工業有年銷售收入千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340家,從業人員269040人,銷售收入1602.40億元,全市紡織經濟運行品質繼續領先于全國同行水準。但與無錫市內的其他行業相比,發展速度已相對落後,在無錫工業中的占比已由2000年的22%左右降至2010年的12.54%。
“現在勞動力非常緊缺。”紡織工業是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陳正明介紹,近十年來服裝產量持續增加,紡織工業的勞動力已十分緊缺,加上紡織工業勞動條件差(噪音、三班制生產)、勞動強度高,導致“收入低、招不進、留不住”現象突出,勞動力問題已成為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