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新聞

中國印染從滯後走向領先

織物的印染與後整理設備在整個紡織工業中顯得滯後。究其原因,織物的印染與後整理工藝技術及設備長期處於滯後狀態,也具有一些客觀存在難以解決的困難。一是織物的染整和後整理的工藝很多,有絲光、上漿、蠟染、波紋、軋光、拉毛、石洗、水洗、起絨、打摺和壓皺等,技術比較複雜,影響的因素和環節很多,印染工藝、管理與人員的素質因素也有一定影響。二是印染織物更接近市場、接近消費者,市場和消費的瞬變,織物的花色品種要跟得上,工藝技術和機械設備滯後與需要也將是長期的,如果處理得好,滯後的間隔週期可能會縮短。

在這樣的背景下,早在19971126日,原中國紡織總會向國家經貿委上報了新型染整設備及工藝技術一條龍專案的立項建議書。這個項目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國家經貿委於19982月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進行評估。繼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到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印染企業以及上海、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的紡織機械企業進行了調研,並於19987月先後召開論證會,寫出了論證評估報告,中國紡織總會根據論證情況編報了專案補充報告,國家經貿委很快就正式批復了專案的實施。

專案的提出和主要內容就是根據當時印染與後整理工藝技術的關鍵和薄弱環節,確定包括新型棉、滌棉染整設備中的高效蒸箱、退煮漂機,預縮整理機,熱定形機,伺服傳動平網印花機,磁棒式圓網印花機,間歇式染色機,自動調色系統等專項。合纖織物印染設備中的精煉機,起皺機,堿減量機,松式水洗和乾燥機。通用部件和通用裝置中的導布輥、橡膠輥、吸邊器和整緯裝置。

研究和實施這個專案時,貫徹了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方針。專案中單列了工藝試驗和協作單位,包括中國紡織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以及常州印染機械實驗中心等院校科研實驗單位。同時,還考慮了印染機械設備研製成功以後的使用依託單位,包括生產棉、滌棉服裝面料的企業和生產化纖仿真面料企業的技術改造。

專案中的印染和後整理機械生產承擔單位,按企業的條件和原有分工,分別由黃石紡織機械廠承擔高效退漿前處理機、連續軋染機、熱熔染色機和磁棒式圓網印花機。鄭州紡織機械廠承擔預縮整理機,邵陽第二紡織機械廠承擔熱定形機、軋卷染色機、平幅松式精煉機和平幅松式堿減量機,上海印染機械廠承擔退煮漂機和伺服傳動的平網印花機,大容量卷染機由杭州染整機械設備公司等主機生產企業承擔,自動調漿系統由瀋陽第二紡織機械廠生產。通用部件和紡織機械專用基礎件的導布輥分別由黃石紡機昆山分廠承擔。橡膠輥由無錫二橡膠股份公司承擔。電動、氣動吸邊器和光電整緯裝置分別由常州紡織儀器廠和太倉紡織儀器廠承擔。工藝設備的使用依託單位則根據織物的類型並與印染和後整理機械生產企業相對口,分別由常州印染機械實驗中心、無錫太平洋集團公司、吳江工藝製造總廠、河北寧紡集團和江蘇八一印染織造集團承擔。整個專案由15個單位組成。這些單位的技術改造,統一納入這個總項目之中,得到國家撥款和貸款。這個專案在申請時,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改造,總投資額度先後經過修改、論證評估以及國家綜合平衡之後多次進行調整,正式下達的總投資為1.989億元。

這個項目有兩個特點,一是研發的產品都有針對性,都是針對織物印染和後整理市場需求的關鍵工藝技術裝備。二是實行機械設備的研發與印染使用工藝的緊密結合,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此項目通過兩年多的實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產生了很好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高效退漿前處理設備中的高效沖洗、蒸箱水洗和高給液等單元機有了新的改進提高;連續軋染機中的均勻軋車、還原蒸箱、焙烘機、新型軋染機和高效退煮漂機,經河北寧紡集團使用後反映良好;磁棒圓網印花機的規格實現了12套色和16套色;大容量卷染機,實現了恒張力、恒限速的要求;平幅松式堿減量機,達到了用戶使用滿意的要求。通用裝置和專用基礎件包括光電整緯、導布輥和吸邊器等,通過承擔單位的努力,技術攻關實現之後,與主機配套,適應了主機要求。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emma

時間:2011/9/29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