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新聞

訂單越多壓力越大 紡企如何正確應對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中華紡織網 2010-05-19
   全球紡織網5月19日訊  海外訂單平均增加四成,紡織企業甚至可以對訂單“挑肥揀瘦”。在日前結束的青島春季紡博會上,18億美元訂單讓島城紡織市場一片暖意。但由于原材料大漲以及企業用工成本增加,島城紡織企業出現了訂單越多利潤越少的情況,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因成本高于售價而關門停産。

    18日,青島市跨國采購促進中心總經理溫波告訴記者,國際紡織市場首次出現回暖,青島春季紡博會5天意向交易和采購訂單達到17.98億美元。雪達集團市場部經理宋先瑞告訴記者,紡博會上僅日本的訂單同比就增加了300%。而青島即發集團副總周先生說,訂單的增加足以讓企業可以對訂單“挑肥揀瘦”,“一些利潤少的韓國兒童裝訂單我們根本不接”。
    但訂單增加成了紡織企業甜蜜的負擔。青島紡織服裝協會會長鄭明梅說,用工短缺讓大企業感到壓力,不少中型企業員工竟不足三分之二,狠多企業不得不提高工資和保險,無形中提高了用工成本。青島紅妮集團總經理劉勇全介紹,占紡織原料70%的棉花價格,每噸的價格從去年10月份1.6萬元漲到現在的3萬。在采訪中,一位小型紡織企業主王經理告訴記者,原來成本2200元一噸的布料現在已漲至3000元,比原來的售價還高,企業現在越接訂單越賠錢,不少中小紡織企業甚至關門轉行。記者隨後從青島市個體私營協會了解到,像王經理遇到的情況目前並不少見,有些小企業主已經改行投資地産和黃金。

    新聞分析爲何訂單越多壓力越大?

    原因1:熟練工短缺

    “每個熟練工的工資從每月1200多元提高到現在的1800元、2000元,這都大大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青島紅妮集團總經理劉勇全告訴記者,今年全行業的用工短缺又使得企業間比拼擡高工資,加工一件衣服幾乎不再賺錢。業內人士判斷,目前青島紡織技工缺口仍然在1萬人左右。

    原因2:棉花價大漲

    青島紅妮集團總經理劉勇全介紹,占紡織原料70%的棉花,每噸的價格去年10月份是1.6萬元,去年年底時達到2.2萬元,現在是3萬元。青島蜻蜓服裝針織公司總經理王慎明告訴記者,作爲一家只有70多人的小型紡織企業,現在每生産一噸針織産品,成本要3000多元,比去年增加了800多元,而這個成本已經高于去年産品的售價。
  原因3:歐洲債務危機

    青島跨國采購促進中心的總經理溫波說,近期在歐洲爆發的希臘、西班牙債務危機,使剛剛回暖的歐洲紡織市場狠可能再次關閉大門,而人民幣升值預期和美元彙率波動會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空間。

    解題之道跨境人民幣結算或可爲企業保利潤

    爲了鼓勵企業進行海外貿易,4月28日,國務院批准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擴大到山東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日,青島市商務局醞釀首批千余家島城外貿企業進行跨境人民幣交易,這對于青島的外貿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青島雪達集團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跨境人民幣交易將大幅規避美元和人民幣彙率變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最大限度保住企業利潤。另外,隨著海外交易地點的增加,青島紡織企業也可以通過更多的轉口貿易規避歐美等國的貿易壁壘。
時間:2010/5/20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