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5日宣布降息的消息並未給市場帶來提振,6日,大宗商品近全線收微跌。事實上,上半年大宗商品走勢疲弱。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6日發布的《2012年1-6月中國大宗商品經濟數據報告》亦顯示,盡管大宗商品開局可謂火爆,一改2011年下半年頹勢,量價齊升,但收官慘淡,2012年1-6月大宗商品平均漲跌幅為-6.6%。
生意社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價格漲跌榜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41種,集中在化工板塊23種和農副板塊5種,漲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工板塊;環比下降的商品共143種,集中在化工61種和有色28種,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工板塊;上漲面超過50%的板塊僅農副板塊,其他七大板塊下跌面均超過60%,其中紡織、有色板塊下跌面高達90%以上。
“疲弱的終端需求、惡化的歐債危機、增速放緩的國內經濟、仍在增加的產能、過於投機的市場心理等都是導致大宗商品上半年走出‘開門紅’‘閉門綠’的因素。”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表示。
“受上一輪刺激政策的影響,透支目前的需求,加上出口走弱,導致終端需求疲弱。”興業期貨分析師李文婧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意大利西班牙國債收益率上升,LTRO資金根據調查並未流入銀行購買主權債務的市場。歐債銀行業資產負債表惡化。各國政府赤字上升之後,進行緊縮使得政府投資減少,銀行惡化之後會導致金融危機傳導至實體經濟,使得經濟惡性循環。
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前期利潤較高,工業大幅擴建產能。而這個產能釋放的周期正好集中在了現在。
而對於2012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劉心田認為,在經曆過5、6兩月的大幅下跌後,短期內市場無論向上或向下都不穩定,9月前市場仍有可能進行1-3波的整理。9月後,隨著全年經濟形勢的逐漸明朗以及歐債危機的進展,市場有望走穩。
“市場或會在原油、煤炭等資源性品種的帶動下走出行情,亦有可能受紡織、化工、鋼鐵等板塊的終端需求變化進行板塊級的整理。”劉心田持樂觀態度。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准利率。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利多大宗商品,但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提振效果不會過於樂觀。大宗商品後續走勢還需要看宏觀經濟的表現,但業內人士普遍對近期經濟增速持保守態度。
“但貨幣政策流入實體經濟需要6個月,去年四季度開始轉松的貨幣政策到7月效應可能逐步顯現。加之三季度初各行業本屬淡季,需求疲軟不至於行業恐慌,所以7、8月市場大跌可能性較小。”李文婧表示,“在後續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長期來看大宗商品仍有機會。”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