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新聞

港媒:倫敦奧運成了中國制造的天下?

倫敦奧運中國制造中國制造的煙花,今日淩晨在倫敦奧運會開幕禮上,在全球四億觀眾眼前大放異采。本屆奧運會由吉祥物到官方指定紀念品,大部分帶有中國制造的標簽。美國更曾經為運動員服裝由中國制造,掀起一陣政治風波。可是,這些中國制品,絕大部分都寄生於歐美的品牌籬下。

最新發表的一份品牌估值專家報告,奧運以三千七百億元的品牌身價,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蘋果,高過穀歌;本屆奧運贊助商三星、通用電氣和可口可樂等,全部瞠乎其後。在倫敦,含有奧運官方認可標志的服裝,可以賣貴一倍。倫敦奧組委寄望紀念品銷售可以帶來一百二十億元收入,協助彌補開支。

在倫奧網站列出的一百九十四種紀念品中,只有百分之九是英國制品,中國制品則占了六成半,多半來自東莞。內地估計單是東莞制造出口的倫奧紀念品達二百五十萬件。倫奧紀念品中有馳譽世界的英國優質瓷器品牌產品,但都是由中國和泰國制造,當地有傳媒不滿,認為是拱手讓出向全球展示英國本土高超工藝的機會。

縱有技術增值效應低

早前中國產服裝已經在美國政壇掀起風波。美國運動代表隊出席開幕禮的美國品牌制服,原來都是中國制造,被指剝奪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有議員甚至聲稱應燒掉這批制服。

東莞早已是世界工廠,中國價廉物美的產品泛濫全世界,本已眾所周知。奧運只是這現象的濃縮反映,遇上美國大選政客棒打中國,歐洲不少國家失業率高企,大家又再圍繞這舊問題擾攘一番。

中國為歐美品牌企業代工生產,賺錢最多的不是中國工人,而是發揮品牌效應的歐美企業。亞洲開發銀行早已計算出蘋果產品售價不足百分之四是中國廠家賺取。奧運吉祥品由中國生產,設計版權則非中國持有。今次取得奧運官方認可推出紀念品的,九成是英國企業。開幕禮上的煙花,中國廠家只負責生產,不包括高增值的設計環節。

中國廠商形容倫奧品牌產品要求極高。煙花的煙要少,並且不准含有氯酸鉀的原材料。工藝品要極為精美,稍為不合設計師之意都要重新來過。玩具模型要符合歐洲安全標准。中國廠商最後都能夠交足功課。

中國廠商通過這些嚴格考驗,顯示中國在技術上完全能夠去到歐美品牌要求的水准。偏偏中國卻鮮有品牌能夠俘虜歐美大眾消費者的心。現時中國品牌主要在發展中國家大行其道,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市場,中國品牌卻往往被視為次貨。

贏了獎牌還要贏品牌

明明賺錢最多的是歐美品牌持有人,中國產品卻成為國際貿易糾紛的磨心。發展自主創新,及自身品牌,已經成為國家定下的經濟向高增值轉型的目標。

半個世紀前,日本產品要沖出國際市場,大家視為容易壞的次品,遠不及德國產品牢靠耐用。但是日本廠商鍥而不舍改善設計,提高質素,以超卓認真的品質監控,今天在電器和汽車等方面得到全球消費者的信任和歡心。

中國廠商現在技術上已經能夠生產國際一流的產品,但是在品質監控和品牌保護方面則大為落後。埃及奧委會為運動員向中國廠商訂購的大會指定品牌運動套裝,大會品牌的運動袋,拉煉金屬扣竟然鑄有另一個品牌,原來是冒牌山寨廠的產品。

在奧運獎牌上,中國多年來急起直追,終於在北京奧運會金牌排名榜首,但在品牌競賽方面,中國仍然要跑一段艱難的馬拉松。

出處中華紡織網

編輯: emma

時間:2012/8/9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