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投資便利化,近年來我國縮小外資審批範圍,下放外資審批許可權。商務部日前發佈的資料顯示,該部審批數量已由2005年的3000多件減少到2012年的100餘件,審批量減少95%。
商務部發佈的資料證明,中國市場投資環境趨向優化,與此同時中國吸收外資正從“重量”向“重質”轉變。
中國歐盟商會5月30日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稱,2013年歐洲在華企業開始感到更多壓力,只有22%的企業營業額在2012年增加,而2011年這一資料為36%。與2008年的47%相比,今年只有29%的企業對其中國業務持樂觀態度。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當前在華外資企業贏利能力下滑恰恰說明,過去歐洲企業抓住中國改革開放的市場機遇,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當前全球經濟尤其歐洲經濟持續低迷,與此同時中國市場更加規範,對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一視同仁,使得歐洲企業在華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姚堅說。
聯合國貿發會議等權威機構開展的投資前景預測顯示,中國吸收外資額在全球排名第二,並已連續21年保持發展中國家首位。雖然2012年吸收外資額小幅下降,但相對全球下降18%、亞洲下降9.5%來說,中國吸收外資規模比較平穩,並逐漸呈回升態勢。
出處“中華紡織網”
時間:2013/6/22
點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