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紡織業內在規律正發生根本性變化
http://www.texindex.com.cn/ 2014年3月31日 10:46 慧聰網
有1.25%的增長,接近於零增長,為歷年來增幅最低。種種跡象表明,在棉價高企的背景下,國內紡織服裝業的利潤越來越薄,競爭力越來越低。隨著今年國家對棉花政策的調整,棉紡企業能否感到“暖意”?
大型棉企被迫轉型混紡
專家指出,2014年紡織經濟內在規律和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整個行業處於新舊增長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差異化產品和新興產品更受客戶青睞,生物基纖維的發展將給紡織面料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自從國內棉價經歷“過山車”之後,國內的棉花價格便一直居高不下,而高棉價給國內紡織業帶來的是高成本和低利潤,在這種大背景下,眾多紡織企業被迫轉型,尋找生存之道。
“國內棉花價格過高增加棉企成本,使得棉企不得不轉型,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一位在上海市世博展覽館參展的棉企華潤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外銷部經理劉洪國介紹,以前棉企生產的棉布密度不高,因此利潤少,現在企業提高了棉布的密度,獲得的利潤也要高很多。
另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高棉價提高了生產成本,有許多有實力的棉紡織企業開始生產有化纖成分的混紡產品。
在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上發現,此次參展的化纖企業要遠遠多於棉企。“與棉花的高成本相比,化纖的成本低很多,所以化纖產品更受歡迎。”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紡織業進入低增長時代
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紡織工業整體呈現出“穩中有增”的趨勢。資料顯示,2013年整個紡織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800億元,增長超過11%,實現利潤3605億元,增長17%。
“看資料紡織業形勢還是一片大好。”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在中紡圓桌論壇上表示,紡織業已進入低增長發展階段。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紗、布、化纖、服裝等紡織業主要產品產量在去年一季度同比增幅還在10%以上,但到年中降到8%左右,到下半年以後除產業用紡織品增長超12%以外,其他主要產品產量全部降到8%以下。
“按棉紡協會、服裝協會的測算,2013年紗的產量同比僅實現了超過1%的增長,服裝只有1.25%的增長,接近於零增長,是歷年以來增長幅度最低的。”高勇說。
高勇認為,原材料對於紡織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比如,棉花國家收購政策導致的國內外棉價差,使得去年紡織業只用了830萬噸棉花,同比減少200萬噸,與最高峰時期的1800萬噸相比,少了將近1000萬噸。”
縱觀2013年的紡織業,棉花內外價差問題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進口棉花配額和棉花收儲已經成為紡織企業的重關注對象。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出處“中華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