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再創逾8月新低 人民幣面臨貶值挑戰
http://www.texindex.com.cn/ 2014年5月26日 08:40 證券時報網
5月2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刷新逾8個月新低。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2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1681,較前一交易日下調23基點,為去年9月9日以來的新低。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5月13日稱,人民幣匯率波動反映了市場需求,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方向是“正確的”。中方已經向美國明確表示有決心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同時中方也密切關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逐漸退出。他還重申,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改變,政府將努力保持經濟穩增長;但不會為了熨平短期波動而採取大規模刺激舉措。對中國未來10年實現7-8%的增長率充滿信心。
上海證券表示,2014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止步,並在2014年2月中旬突然快速大幅貶值。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這一波動屬於正常波動,預示著自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單邊上漲告一段落。
此受我國出口競爭力下降和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有不少的觀點認為,當前人民幣已經出現高估,人民幣兌美元或已經進入貶值通道,維持這一觀點的聲音正在不斷壯大。
人民幣升值止步
2013年,受西歐經濟復蘇和美國退出QE預期的推動下全球新興市場競相貶值,而人民幣兌美元則維持維持整體強勢,穩步升值的勢態。全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2014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止步,並在2014年2月中旬突然快速大幅貶值,貶值的速度和幅度均為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所罕見,遠出市場預期。
2013年2月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佈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當前外匯形勢答記者問》中表示,“本次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市場主體調整前期人民幣交易策略的結果,而這次匯率波動幅度與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的波動相比屬於正常波動,不必過分解”,並指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預示著自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單邊上漲告一段落。
儘管更多的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仍是大趨勢,但受我國出口競爭力下降和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有不少的觀點認為,當前人民幣已經出現高估,人民幣兌美元或已經進入貶值通道,維持這一觀點的聲音正在不斷壯大。
因此,上海證券認為,儘管市場對人民幣是否會形成趨勢性貶值尚未達成共識,但投資者已經到了適當調整之前數年所採取的、基於人民幣穩步升值下的投資邏輯,在資產結構配置上對人民幣貶值預期進行適當準備的時候。
1、由於中國經濟已經融入全球經濟,人民幣出現貶值將對人民幣資產(如中國房地產、股票、債券)價格形成壓力,即這些資產轉化為以美元計價則將出現貶值,2014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波動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一點。因此,該階段投資者首要考慮的問題將是如何降低或規避人民幣貶值帶來的資產貶值風險。此時,適當的全球化配置是最佳的措施之一,即適當降低人民幣資產,回避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損失;適當增加美元資產,分享美元增值帶來的收益。
2、從國際資本流動來看,一般而言,本幣貶值初期階段將擠壓被本幣升值所吸引的套匯資金快速流出,使得中國市場流動性,從而進一步對中國人民幣資產價格形成壓力,而資產價格的下跌則將進一步推動國際資金流出,並疊加於當前美國退出QE預期推動下的熱錢流出之上,從而形成“人民幣貶值-人民幣資產價格回落-國際資本流出-國內流動性收縮-資產價格回落”自我迴圈,直至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在新的平衡產生之前,投資者應當加快全球化資產配置步伐,分散國內單一市場風險。
3、從當前國際宏觀經濟形勢來看,由於全球經濟整體疲軟需求不振,即使人民幣持續貶值,中國企業新增出口訂單規模也難以出現大幅度提升,且持續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也將侵蝕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好。預期人民幣貶值在中短期內難以有效刺激中國經濟復蘇,反而套匯資金的快速流出將衝擊國內金融市場穩定,並進而衝擊實體經濟,弱化股票市場和信用債市場的基本面,這一影響在貶值初期尤為顯著。從這個角度來看,建議投資者中短期內適當降低國內權益內資產的配置比例,適當增加高信用等級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4、從國際貿易的基本邏輯來看,人民幣貶值使得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回落,進口成本抬升,增加中國商品在美國乃至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的同時也抬升了輸入性成本,從而促進出口,抑制進口。因此,人民幣貶值有望提高紡織服裝、機械設備、電子、家電、汽車等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行業的銷量和利潤,增大造紙印刷、鋼鐵、航空等進口行業和負外債行業的成本和負擔。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者應當側重關注重倉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行業的績優基金,適當降低重倉進口行業和負外債行業的基金的配置比例。
綜上,上海證券認為,人民幣面臨貶值挑戰給基金投資者佈局全球的機遇,投資者在大類資產配置結構上,可採取以下措施回避人民幣貶值帶來的風險:
適當增持投資美元資產的QDII,降低國內基金配置比例。
國內基金方面,適當降低國內權益內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高信用等級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國內權益基金方面,側重關注重倉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行業的績優基金,適當降低重倉進口行業和負外債行業的基金的配置比例。